年金就是你的退休金

一夜就了解年金三大關鍵!

大家可能常常聽到「年金破產」、「年金改革」...
什麼是年金?年金制度長怎樣?問題出在哪?「年金」攸關你我的權益,唯有先認識年金,才能改好改滿,真正保障你我!

社會安全制度

你可能聽過國家安全、軍事安全、人身安全...等各種「安全」,那麼,也該認識一下「社會安全」~~


社會安全 social security

社會安全(social security)

是政府對人民經濟受益權的基本保障,由社會全體共同保護每一個人生存的基本權利。

社會安全制度強調「社會風險分攤」,共同協助經濟上的弱勢者,基本上由全民繳稅或付費。一是為人民經濟上可能發生的急難預作準備,如國保、勞保、公保;另一是保護經濟弱勢者,如老、弱、婦、孺的福利服務、對中低收入戶的救助...。

隨工作者的生理機能老化,工作能力逐漸衰退,甚至退休而沒有收入,因此對於「老年經濟安全」的保障便相當重要。



世界銀行「老年經濟安全」五大支柱架構圖

世界銀行建議「老年經濟安全」的保障應兼顧「儲蓄」、「風險分擔」與「所得重分配」三大功能,於2005年提出五大支柱架構,包括:

[ 第 0層保障 ]普及式的社會福利

普及式的社會福利

[ 第0層保障 ]

由政府以強制、個別的方式,提供「社會救助、普及性津貼、基礎福利服務」,維持人民退休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,並不向弱勢者收取費用。

強制性的社會保險

強制性的社會保險

[ 第一層保障 ]

由政府強制提供全體「社會公共保險」,較第0層保障更進一步,目前我國有:勞保、公保、軍保、農保及國保五類。

可選擇的職業退休金

可選擇的職業退休金

[ 第二層保障 ]

包括強調雇主對受僱者照顧責任的,及強制民眾儲蓄的。目前我國有:勞退新/舊制、軍公教退撫、私校退撫。

個人購買的商業保險

個人購買的商業保險

[ 第三層保障 ]

是人民自願參加的商業保險或個人儲蓄,主要是儲蓄的功能,提供受僱者在退休時額外的收入保障。

倫理性的家庭供養

倫理性的家庭供養

[ 第四層保障 ]

最後一層保障來自家庭等非制度化的支持,或是其他社會安全機制,例如健康照護、居家照顧等,以及其他個人財務或非財務的途徑。


其中,第0層「普及式的社會福利」與第一層「強制性的社會保險」,都是由政府提供全民的強制性措施,具有所得重分配、協助經濟弱勢和的功能。

那麼退休金是指什麼?

俗稱「退休金」,也就是我們的「退休後所得」,其實細分後可分為上述「五大支柱」中的第一層「社會保險中的老年給付」第二層「職業退休金」。依照領錢的方式,還可以分成一次領和月領,而月領的老年給付及職業退休金,即俗稱的「年金」。
退休金=社會保險中的老年給付+職業退休金

退休金現況

接下來,分別簡介「社會保險」和「職業退休金」。


第一層【強制性的社會保險】具有強制性和社會風險分攤兩大特色。 第一層【強制性的社會保險】
具有「強制性」和「社會風險分攤」兩大特色。

「社會保險」是社會安全制度中重要的一環,由國家立法強制人民參與的保險制度,讓人民在「工作期間」(或保險期間)及「退休後」均享有基本保障,能有尊嚴地度過可能經濟困難的狀況(如生育、失能、老年、死亡等),保有基本生活水準。

社會保險使人民保有基本經濟生活水準
社會保險的財源主要來自於保費,來看看各社會保險主要的給付項目有哪些:


各社會保險主要的給付項目


第二層【可選擇的職業退休年金(或一次金)】符合退休條件,即可依規定領取職業退休年金(或一次金) 第二層【可選擇的職業退休金】
符合該職業退休條件,即可依規定領取「職業退休金」。

「職業退休金」是希望雇主善盡社會責任,依受僱者薪資的一定標準計算退休金,於退休後發給,協助保障受僱者老年經濟安全。
型式上可分為:雇主預先提存受僱者的職業退休金至固定帳戶的,或是於受僱者退休時給予一筆錢,以酬謝其長年奉獻的


目前依職業別主要為下列幾種:

軍人
公務員
公立教職員
私校教職員
勞工


第一層+第二層 =【退休金】(退休後所得) 第一層+第二層 =【退休金】(退休後所得)
所以,「社會保險的老年給付」加「職業退休金」,就是我們的退休後所得,也是俗稱的退休金!

「社會保險的老年退休給付」加「職業退休金」,就是我們的退休後所得,也是俗稱的退休金!
各年金制度的綜合整理如下:

退休金(退休後所得)=社會保險中的老年給付+職業退休金(一次領和月領)

*優惠存款利率(18%):

依據相關法規,符合退伍(休)規定的軍公教人員可依法定文件,向台灣銀行申辦退伍(休)金優惠存款,獲得優存之利息所得(為退休所得之一)。

•退伍金優惠存款:退伍除役軍人可將其「退除給與及軍人保險退伍給付」,以「牌告一年期定存利率加 50%,但不低於年息18%」的利率,存入台銀。

•退休金優惠存款:適用於「擁有1995年6月30日前(退撫新制實施前)任職年資」之公教人員,可將其「限存額度」內的退休金,以「牌告一年期定存利率加 50%,但不低於年息18%」的利率,存入台銀。

*確定給付/提撥制:

•「確定給付制(defined benefit plan;DB)」:是指工作者退休時,可按約定領到一次或分期支付的定額退休金,金額與保費(或退休準備金)之間並無必然關係,大多決定於工作者的薪資水準及服務年資。此性質屬於長期給付承諾,對支付者而言,須透過精算估計可能的給付成本,不確定性較大,易有實質的財務風險。

•「確定提撥制(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;DC)」:是指雇主或受僱者依辦法定期存入定額之信託退休基金,於受僱者退休時給付提撥之資金和孳息。雇主不保證受僱者的退休金金額,而是決定於提撥資金及孳息之多寡,受僱者將承擔通貨膨脹致使實質退休所得下降的風險。

*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與保險費率:

月投保金額是計算保險費及各項給付金額的基準,在國民年金施行第一年,以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第一級(當時為 17,280 元)為月投保金額;第二年起,於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成長率達 5% 時,即依該成長率調整。2016年度月投保金額為18,282元。

國民年金施行第一年及第二年,保險費率為6.5%,第三年開始調高0.5%(即調高為7%),以後每二年調高0.5%到上限12%。但保險基金餘額足以支付未來20年保險給付時,不予調高。2016年度費率為8%。

 展開更多說明-軍公教/勞工保險費率、負擔比例...

*軍公教退撫制度繳費費率:

法規規定軍人和公立教職員為8%-12%,公務人員為8%-15%,目前(2016年)這三種職業別費率皆訂為12%。

*軍人保險保費負擔比例:

軍人負擔35%、政府負擔65%;義務役士官、士兵之保費由政府全額負擔。

*公教人員保險保險費率:

被保險人每月保俸之7%至15%。依保險實際收支狀況和精算結果,由銓敘部報請考試院會同行政院訂定。

2016年私校被保險人保險費率為10.25%,餘公教人員為8.83% ,自2017年1月1日起調整為12.25%,2018年1月1日起調整為13.4%。

*勞工保險保險費率:

保費自2008年7月17日修正之條文施行時,保險費率定為0.75%,施行後第三年調高0.5%,其後每年調高0.5%至10%,並自10%當年起,每兩年調高0.5%至上限13%。但保險基金餘額足以支付未來20年保險給付時,不予調高。2016年度費率為9%(不含1%就保)。

年金問題

年金問題

是社會安全的基石之一,提供我們生老病死的基本保障,但其實這塊基石有許多潛藏的問題……
警訊 1

年金破產

根據政府公布的精算報告,依現今社會發展趨勢,若要維持現有的給付水準,我國多項年金有破產之虞。

年金破產之虞

年金破產之虞

什麼是年金破產?

長期入不敷出,總有枯竭的一天

當企業或個人無法清償債務時,即可宣告破產。引此概念,一旦年金累積的盈餘不足以支應必須付給工作者的退休金...等給付,便被視為「年金破產」。

簡言之,「年金破產」是長期入不敷出,進而導致坐吃山空的結果。



為什麼年金會面臨破產危機?

為什麼年金會面臨破產危機?

一項制度會面臨崩壞,不可能只有單一原因。年金制度也是一樣,除了有制度本身的問題,更有環境因素參雜在裡頭。



少子化和人口老化

少子化和高齡化

所謂社會保險,是將全民納為被保險人,向其收取保費,保障全民基本生活水準。

隨著少子化和高齡化的雙重趨勢影響,繳納保費的人數越來越少,領保險金的人卻越來越多,自然就容易入不敷出,人口結構改變因而成為年金破產最主要的因素之一。

費率過低?

費率過低?

根據政府提供的精算報告,各類年金制度的現行費率與最適提撥率有極大的差距(參上表)。因此,許多人或許會認為「費率過低」是造成年金破產的重要因素。

然而,「費率」其實是依據各時空環境下的人口結構、經濟條件而制定,一旦人口結構、經濟條件改變,新進被保險人越來越少、退休人口越來越多,為了維持原本制度的運作,現行的費率就相對過低。

「費率過低」其實是是間接的因素,想要改善年金破產的問題,若是單單調整費率,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。

經濟條件改變

經濟條件改變

除了人口結構改變之外,景氣低迷也是加劇年金破產危機的原因之一。

年金的財源主要有兩種:(1)保費收入(2)投資收益。

但是,

(1)假設未來工作者薪資會上漲,且有足夠新進工作者,可以預期未來會有更多保費收入,因此有足夠財源支付退休金。然而,實質薪資未成長、失業率上升,便無法達到預期的保費收入,致使財源不足,面臨收支問題。

(2)經濟狀況不佳,若投資獲益無法達到預期,也難以取得足夠財源。

因此,經濟條件改變也是年金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。

隨著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雙重趨勢影響,繳納保險金的人數越來越少,領保險金的人卻越來越多,自然就容易入不敷出,人口結構改變因而成為年金破產最主要的因素之一。

政治喊價

政治喊價

年金制度關係國民的老年經濟安全,理應基於經濟理論和精算報告,加以謹慎規劃。但在訂定制度時,常常免不了政治喊價的戲碼,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勞保年金。

當時精算報告計算之給付率為1.1%,行政院提出的版本為1.3%,但在立院討論法案時,立委諸公們以保障勞工老年經濟為由,競相喊價,最高甚至喊到2%的給付率。雖然討論過程中也有人認為不應無止盡地加碼,否則將使基金虧損、甚至破產,但最後仍以1.55%定案。

領的錢變多,繳的錢卻沒增加,早在制度訂定之初,即可預見基金破產的局面。因此,先天不良的制度設計,也是年金面臨破產危機的原因之一。


年金之所以面臨破產,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,例如經濟成長不如預期、市場利率及投資獲益不如預估、實質薪資倒退、政治角力.....等,但最根本的原因仍是快速的少子化與高齡化,若制度不能配合社會結構調整,並設定合理的收支機制,我們勢必每隔幾年就要吵一次年金破產的問題。


警訊 2

職業別差異

「社會保險老年給付」應提供所有人基本的「老年生活保障」。
然而,不同職業當然還是有不同的工時、職業風險、薪資和職業退休金等,我們就來看看目前我國各職業別的年金制度有何差異。

所得替代率

所得替代率

所得替代率就是退休後每月所得除以退休前每月所得之比例。

同時考慮「社會保險的老年退休給付」加「職業退休金」,勞工的總所得替代率低於軍公教的,尤其是選用勞退舊制的勞工,總所得替代率最低。

退休者的所得替代率,是退休金能否維持一定生活水準之關鍵。所得替代率越高,退休後的生活水準越高;反之,則越難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。

關於所得替代率的討論相當多,世界銀行認為理想的所得替代率約為五到七成,以保障退休者一定的生活水準。而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資料顯示,OECD國家平均所得替代率為54.4%,其中日本35.6%、美國38.3%、德國42.0%、法國58.8%。

但台灣合理的所得替代率是多少?將是未來年金改革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。


※註:因薪資及提撥狀況不同,故所得替代率因人而異,大家可以自行試算退休金及所得替代率。

被高估的所得替代率

被高估的所得替代率

由於勞保投保薪資有43,900元之上限(2016年5月1日將由43,900元調高至45,800元),但政府計算所得替代率是以「退休金÷投保薪資」,所以薪資超過投保上限的勞工,所得替代率會相對被高估。

假設:工作年資30年,最高60個月平均投保薪資為43,900元,退休前實際月薪10萬元,每月提撥12%(含自提6%),勞退帳戶存款200萬元。

經試算:退休後每月可領16,331元的勞保老年給付以及8,155元的勞退月退休金。

實質所得替代率=(16,331+8,155)÷100,000=24.5%。

官方所得替代率=(16,331+8,155)÷43,900=55.8%(高估31.3%)。


社會保險的保障內容差異

社會保險的保障內容差異

不同職業保險制度所涵蓋的保障內容有些許差異,例如農保的老年給付是由政府另編預算支付「老年農民福利津貼」、軍保沒有生育給付…等等。

※詳細給付內容可參閱前述退休金現況-第一層【強制性的社會保險】

延伸閱讀:

勞保年金所得替代率真的有那麼高嗎?

您給翻譯翻譯什麼叫做所得替代率?

年金改革

年金改革

因年金制度無法隨著外部環境的改變而調整因應,以致基金出現缺口而無法彌補,引發不少年金改革的聲浪,提出的改革方向包括:少領、多繳、延後退休、稅收補助...等。

2012年行政院曾組成「年金改革小組」,推動各項年金改革業務,然而年金改革議題爭論不休,相關細節涉及各方政治角力,因此停滯多年。

年金制度之設置、改革,對一個國家及其人民影響甚大,小至個人的消費與儲蓄,大至社會整體的經濟、產業、財政等發展,政府應盡快凝聚各方對改革的共識,積極審慎地擬定適當的社會安全政策,以及相關的人口、經濟等政策及配套方案,建立一套可隨社會變遷自動調節的財務平衡機制。而深受影響的你我,至少可以從了解開始,關心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退休金。